人文慈溪手抄报

出处:老师板报网 时间:2014-09-15

人文慈溪手抄报

  慈溪长达7000年历史,衍生出“灵秀、外向、兼容、务实”的文化精神,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。

  围垦文化  慈溪围海造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以前,有文字记载的大规模筑塘则始于宋庆历七年(1047年)间始建的大古塘,全长80公里,经历340年完成,工程十分浩大。

  此后的600多年中,人民陆续修建新塘、八塘、九塘、十塘,有的地段已修筑至十一塘,海岸线也随之北移。慈溪人民“吃苦耐劳、艰苦奋斗”,终于筑起巍巍480公里的新旧海塘,围垦出664平方公里土地,沧海终成桑田。

  移民文化  早期的 慈溪人多聚居在沿山一带,随着海塘的修筑北移东迁。同时邻近地区和外省人口也逐渐迁入,移民至此生产生活。明洪武年间,曾调福建富宁卫军5000余人戍守慈溪并留居,今观海卫一带居民多为其后裔。

  据记载,公元前210年徐福率领三千童男童女和水手、百工等近五千人东渡日本,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,其渡口就位于如今慈溪境内的凤浦岙村。

  慈溪最早的人口记载自宋代始,全县统计人口156380人,清同治九年,人口249225人,1954年县境调整后,总人口521706人,2004年底全市户籍人口100.8万人。

  改革开放以来,慈溪作为沿海开放城市,又涌入了大量的外来人口,2004年底统计,全市登记外来人口达57万余人。沿承千年的大量外来人口迁入,成就了慈溪人民“兼容并蓄、善于开拓”的移民文化。

  青瓷文化  慈溪是中国瓷器 的发源地之一,青瓷的烧制时间上始于汉,下终于宋。自晚唐至北宋的近两个世纪里,兴盛不衰,成为名副其实的唐宋瓷都。唐朝陆龟蒙赞曰“九秋风露越窑开,夺得千峰翠色来”。

  慈溪也是著名的“海上陶瓷之路”的重要起点。以上林湖青瓷为代表的越窑珍品,在唐代与金银器、宝器、丝绸并列为四大珍宝。从明州港出发穿越茫茫大海抵达斯里兰卡、印度等,最远的到达西班牙。

  青瓷文化造就了慈溪人民“能商善贾、精工细作”的精神,同时也深切地体现出浙东人民“农商皆本”和“经世致用”的务实精神。

  2001年8月,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有限公司恢复了中断千年的青瓷生产,成功仿制了鸡首壶、八棱瓶、香炉、三脚蟾蜍等精品。同时还研制试烧出了能演奏美妙乐曲的系列青瓷乐器——越瓯、仿编钟,并随着慈溪民族乐团出访法国,为世界送去中国的历史文化瑰宝。

展开剩余的(50%)
返回首页
X